第二百七十三章 集体带货的女明星们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笔趣阁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集体带货的女明星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三章 集体带货的女明星们

  但心里的那个美啊,就差唱一嗓子了:创造的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一阵小声交流后,棚里的几位开始各就各位。

  邱岳峰在抬起手的一刹那,陈佩丝扭响了身旁的收音机。

  一段颇具时代特色的音乐,跟着就响了起来。

  “伴着收音机里不断传出的音乐,坐在书桌前的余则成,正忙着将几卷微型交卷收进火柴盒里。”

  邱岳峰的旁白声刚落地,陈佩丝立刻将手里的火柴盒,用力的开合了几下。

  百忙之中,还不忘拉了一下搁在膝盖上的木头抽屉。

  吕晓此刻的说话节奏,简直和专业播音员一模一样:“下面请听一位普通母亲,写给儿子深海的诗。”

  终于轮到朱逢博开嗓了,只见她看着台词本深情的念道:“儿子,你快回来吧,妈妈不再需要你的奔波……”

  成了!

  只要不念错词,肯定就是一遍过的事。

  棚外的各位业内人士,只稍稍听个开头,就都已经有底了。

  江山这会也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到底是久经舞台的老同志了,这点考验还真难不倒她的。”

  “你知道《潜伏》为什么配的这么顺吗?”乔榛在一旁小声问道。

  “知道,”江山好歹也在厂里待过一段时间:“广播剧用不着对口型呗!”

  “对啰,”乔榛悄声笑道:“你哪天再抽空去看看《姿三四郎》的剧组,毕克都快把那帮新人给逼哭了。”

  “那我可真要去瞧瞧了。”

  浦江电视台配音组的创建初期,江山必须去凑个热闹。

  就在棚外的两位小声约着去瞧别人热闹的时候,朱逢博已经在棚内完成了自己的配音处女秀。

  紧接着,三位著名女同志赶紧在江山的带领下,扑向了译制厂最先进的一间录音棚。

  “暖气早就提前打开了,”

  早已等在那的丁铃铃,一见到自己的老大就迎了上去:“蓝丝绒背景、白色的布艺沙发都已经摆在了指定位置。”

  蒋壮壮也跟在一旁,快速汇报道:“相机、灯光……全都已就位了。”

  “电视台的两位化妆师也已经准备好了。”

  “很好,”环顾四周后,江山表示很满意:“同志们辛苦了!”

  早已经收到辛苦费的同志们,纷纷表示不辛苦。

  “各位老师的时间都很宝贵,”江山自己也很忙:“咱们就抓紧时间开始吧!”

  一声开始说完后,整间录音棚立马就忙碌了起来。

  江山之所以要向胡啸借这间录音棚,不为别的,就为了这里面大功率的进口空调。

  只有在保证暖气充足的情况下,光着膀子的女同志们,才能在相机前更好的为自己带货。

  此时,录音棚内临时拉起的三间更衣室,都处于满员状态。

  刷刷刷的三下,三道门帘先后飞了起来。

  然后,身着《庐山恋》同款服装的刘小庆、潘红和朱逢博,一块喜滋滋的走了出来。

  “小江,”

  朱逢博边走边低头看着身上的淡青色西装套裙:“这服装是从哪里借来的,也太时髦了吧。”

  “江山,你在哪搞来的这些服装,”潘红撩了撩白色的裙摆:“我好喜欢呀!”

  “你们瞧我身上这件,”江山给刘小庆安排了一条大红色的无袖百褶裙:“比日-本演员穿得还要时髦呢!”

  “太好看了,你身上这件我也喜欢。”

  “各位听我说,咱们先拍宣传照,”江山拍拍手,打断了正在激动的女演员们:

  “照完之后,这些服装就都是你们的了。”

  “为了向各位表示感谢,”丁铃铃开始为换好服装的女演员们带位:“江科长给每款衣服都带足了尺码。”

  “那怎么行,”朱逢博第一个表示不行:“我为我自己的磁带拍宣传照,本来就是应该的。”

  “江山,”刘小庆瞪着江山道:“就凭我俩这关系,你还来这套。”

  “我们都认识多久了,”潘红格外强调了一声:“你居然还跟我客气上了!”

  “老师姐姐们,”

  江山已经不知道该喊什么了:

  “这些衣服没花我一分钱,都是厂家赞助的,大家今天只要拍出了漂漂亮亮的宣传照,就已经是在帮我了……”

  于是为了拍出精彩漂亮的宣传照,刘小庆和潘红拼尽全力的,凹出了自以为是最美丽的照型。

  至于今天的主角朱逢博,也努力摆出了江山设计的种种拍照姿势。

  简简单单中,透着知性和优雅。

  看着眼前三位红红火火的女同志,江山的笑脸就没歇过一次。

  ……

  浦江宣传部的招待所里。

  一间三人间的房门外,廖明祖正一锤锤的将一块写有“太平洋磁带驻沪办事处”的木牌,钉在了木门上。

  “廖总,咱们这就算在浦江设立办事处了?”

  “这难道还不明显嘛?”廖明祖后退了两步,仔细端详了一下自己的杰作:“你们上午跑的有收获吗?”

  “唉,”

  屋里的两个人全都摇了摇头:“只有一家说看看再订,其它的商场都表示他们没这项业务。”

  “……”

  来了之后一连跑了三四天的廖明祖,忍不住也叹了口气:“看来还是没有起色啊!”

  如今的浦江城,只有三家新华书店同意摆上了《蔷薇处处开》的磁带。

  “廖经理,”一位太平洋的职工,皱着眉问道:“您说得那家广告公司靠谱吗?”

  “您就那么相信他,”另一位早就想问了:“说是广告公司,可为什么连一条广告也没见着啊?”

  “廖经理……留给咱们公司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lbb.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lbb.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