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崇祯的曙光_南明战神
笔趣阁 > 南明战神 > 第六十一章 崇祯的曙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一章 崇祯的曙光

  百官还在争论不休。由开始的出主意,现在已经演变成谁也不服谁主意的吵架大会了。

  崇祯远离了乾清宫的嘈杂,在幽静的御花园伤春悲秋。

  坤兴正带着她六岁的妹妹昭仁在花丛间嬉闹,不过坤兴虽然脸上带着微笑,眉宇间却总有一股哀愁。

  她今年十七了,皇家的儿女早慧,坤兴自然知道如今北京的困境,大明朝已经快到了灭亡了的地步了,坤兴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为父分忧,只能陪着妹妹玩耍。

  崇祯愤怒的状态在见到坤兴和昭仁乖乖的给自己见礼之后便烟消云散了。

  崇祯将小昭仁抱在怀里,溺爱的亲了亲昭仁,昭仁奶声奶气的撒着娇,令崇祯更加喜爱。

  “父皇,我听说李贼……”坤兴的声音柔柔的,接受了皇家礼仪教育的女子,说话都是温声细语的。

  “女孩子家不懂这些,不用问!”崇祯打断了坤兴的话。

  女孩子为什么不能问?坤兴长长的睫毛抖动,嘟着嘴,满脸的不服气。

  “你母后最近可好!”崇祯知道刚才自己的语气有点严厉,于心不忍看着自己女儿受了委屈的模样。

  坤兴的母亲是周皇后,崇祯最近忧于国事,一直未曾去探望。

  “母后最近身体靠着宫里太医开的药方调养,身体已经慢慢好转了!”坤兴恭敬的答到。

  崇祯脸上出现一丝高兴:“那就好,那就好,一个小小的风寒,却让你母亲大病一场似的,可怜她了!”

  帝王家也有普通家庭的温暖,拉着自己的女儿扯了一会家常。一个小太监便急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王承恩在亭子外将他拦住,不让他打扰现在陛下和女儿的温存。

  “老祖宗,前方有军报来了!”小太监恭敬的对王承恩说道。

  “什么军报?”

  “宣大总督秦义率七万大军走镇边城所,正朝京城而来!这是军报!”小太监将手中的纸张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吃了一惊,刚才还在和陛下讨论秦义的生死,想不到此时却带着大军来京城了。

  好啊,好!有这六万大军的加入,防守住李贼,京城又有几分胜算了!

  王承恩激动了,挥退了小太监,满脸激动的将消息告诉了崇祯。

  崇祯看着那封军情,手在颤抖。

  “好个秦义,几乎是保存大同、宣府的全部兵力,七万大军拱卫京都,胜算又增加几分!好,此子朕果然没有看错!”崇祯激动的喊着。

  乾清宫里的百官们,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安静了下来,然后爆发出一阵喝彩。

  然后有人将秦义的战绩一一说出,喝彩之声更加激烈。

  没有一个人去说要追究秦义的失土之责,因为此时秦义就相当于是北京的救星,是他们文武百官的救星!

  “好一个年轻后辈啊!我大明将领没一个能和此子相比!”崇祯看完军情上面一系列关于秦义的战报之后,激动的赞叹道。

  看着父亲如此高兴和激动,坤兴也是十分的高兴,记忆中父亲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激动和高兴了,这个突然冒出到了的秦义到底是什么人啊?

  坤兴不免对秦义产生了几分好奇。

  “此子从宁武关逃至大同,一路保存实力,与闯军厮杀落下风一次也只损失三千人,还有因为被人出卖!其他战绩皆是大败闯军!宣府一战更是歼灭十万闯军!而自身只是损耗大量物资,人员伤亡不过几千!再加上以往的战绩,我大明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将军了!”崇祯大笑着说道。

  这个帝王此时是真正的激动了,因为他终于在这漆黑一片,如同黑洞般的局面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一丝曙光便是秦义。

  “此子就如同是李贼的克星一般!承恩,你说我若是让他拱卫京城,他能不能打退李贼?”崇祯平复心情,恢复正常,对王承恩问道。

  “奴婢不敢妄言!”王承恩答道。

  “去乾清宫,我倒要看看这些文臣们是个什么反应!”崇祯道了句没劲之后,便带着王承恩重新进入了乾清宫。

  此时的乾清宫已经安静的下来,百官们都在窃窃私语,方岳贡正准备让人去找崇祯来,崇祯却已经到了。

  崇祯坐回在属于自己的皇座上,朝在场的众官员道:“军情想必诸位都知道了吧?”

  “陛下,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方岳贡答道。

  “好,诸位认为我们现在该如何?”崇祯心情大好,和刚才的愤怒的状态对比,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

  大明朝的臣子们是最会察言观色的,见到崇祯面色带喜,十分高兴的样子,知道这秦义已经是受到了陛下的喜爱了。

  众官也对秦义也有几分好感,秦义就像及时雨一般,给北京送来了一丝曙光,众人自然不会对秦义落井下石。

  “陛下,秦义与闯军交战屡战屡胜,宣府城下斩十万闯军,此举举目天下,无一将有此才能,我认为防卫北京之重担可交给他!”

  兵部尚书张晋彦出列说道。

  “秦将军虽年轻,但从战绩来看,足以担当此重任!”户部尚书倪元璐出言道。

  两位大佬力挺秦义,底下百官自然是大声附和,全都是赞美之词,少有不同意见者。

  崇祯很满意,百官和他的意见这次终于相同了!

  “秦义保存了我大同宣府两镇七万之兵,并令闯军遭受重创,等其回到京城,命其担任京城防卫。大同巡抚卫景瑗、宣府巡抚朱之冯在与闯军的交战中多有功劳,等回到京城,一并封赏!”崇祯宣布了自己最后的决定

  至于封赏官职这类自然就需要内阁来商讨了,然后只需要商议奏给崇祯,得到崇祯的许可就可以宣布了。

  “陛下英明!”百官拍马屁。

  秦义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北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皇帝和百官更是商量要将北京城的城防交给自己,让自己调度指挥,防御闯贼。

  大军从镇边城所出发之后,一路急行军,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走了五十里路了,照这样的情形下去,明日上午即可抵达京城了。

  李自成肯定是也在和自己拼时间,他大军不会比自己慢多少,最重要是他从居庸关到北京的距离要比自己近许多。

  秦义不敢松懈,必须要赶在李自成前面到达北京,若是李自成大军都围了北京城,自己跑过去会没有多少胜算了,少了城池的防御,在几十万大军的攻击下,自己会再也打不出那能让京城内上至皇帝和百官们都激动的战绩了。

  七万人只会在京城外被闯军几十万大军慢慢的瓜分,而自己虽然能逃走,但大军绝对不会那么容易能逃走的。

  白羊口卫所的几千军队也被秦义挟裹进了队伍了。

  此时任何顺天府内的军队都必须带到京城。

  永定河在咆哮,如今正是春雨时节,河水暴涨。

  永定河直接流入与天津接壤三角淀之中,三角淀也就是东淀,不过在秦义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东淀早就已经干涸了。

  三角淀的水由天津内的卫河直接汇入海中,秦义就想自己若是想要逃跑,直接就可以坐船顺流而下,进入天津,在天津的船坞中坐海船直下江南。

  崇祯在准备迁都时早就命天津巡抚准备了三百艘海船,做好准备迎接崇祯南迁,只是南迁不了了之了。如今三百艘海船还停在天津的港口。

  秦义接下来的打算是若是能防守住北京,打退李自成,就提议崇祯迁都南下。若是李自成依旧攻破了北京城,秦义就不能让崇祯自缢了,他要带着崇祯南下南京,南明朝廷虽然能让秦义更加的展现自己,但是南明弘光朝一直到永历朝,历代皇帝都是酒囊饭袋的蠢货,崇祯虽然刚愎自用,疑心重,但是却不是个蠢货,若是在南京励精图治,绝对能反攻北方。

  不管北京城破不破,秦义都需要南下,所以必须想好退路。

  潞河在北京进入通州,然后直下天津,这也是一条水路可走。

  整个海河水系,水路最终都需要经过天津入海,所以天津卫是重中之重。

  “老哥,我们若是南下走海路,天津是重中之重啊,咱们必须要想好退路!”秦义对卫景瑗道。

  “让林于带着五千人马去天津卫吧!”卫景瑗想也没想的说道。

  “好!”秦义身边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人能用了。

  陆飞这小子不错,不过和二狗在宣府躲藏着,等二狗伤势好一点,他就会南下。

  至于沈庄等人被编到了自己的亲卫营中,他们没什么将才,不能独当一面,只能忽悠那些大头兵,做好思想忽悠工作!

  秦义扳着手指头数了数,自己身边确实没有人可用啊。

  张五、赵明等人只能跟在自己身边,要让他们独当一面还需要历练一番!

  “就林于吧,调五千人给他,命他在天津卫给我死死的守住!”秦义答应道。

  天津卫这地方很重要,它是入海口的要地,也是南北大运河的要道,若是让闯军占了天津,秦义就没办法南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lbb.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wlbb.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